装修省钱我们支招
俗话说隔行于隔山,有好多客户第一次接触装修时不知从哪下手,对装修材料的不熟悉,对施工工艺的不了解,对各个施工项目成本不清晰,对装修公司或施工队在各个方面大玩猫腻不清楚,使好大一部分的客户在装修时就像条躺在案板上的鱼任那些黑心的装修公司或施工队宰割.任何行业只有充分的了解了才能使自己做到心中有数.
一、装修工作室PK大装修公司 首先大家应该知道再大再出名的装饰公司他们也只是起到一个中介的作用 (他们必须负担高额的店面租金以及高额的人工管理成本),他们只是通过店面把工程接下来后就层层转包下去,最后落到真正干活的还是最基层的工人,干活工人技术的好坏,还有装修工长的水平和敬业精神才是最能影响你家工程质量的!你觉得找装修公司还是找一个信得过的装修工作室是最能影响你的装修成本的?正规的装修公司一般的利润在25%--35%左右,如20000元的一个装修工程能直接找装修工作室就能省下5000--7000元. 二、建材的选择
有好多客户一提到买建材头就大了,分析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点:
(1)是不能识别材料的真伪怕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
(2)是怕一些商户漫天要价不能确定商品的真正价格。
(3)、不知道材料的具体使用位置及材料数量。看到的工人的料单如同我们进入医院看到医生的药单一样。
省钱方略:
(1)买书自学装修知识了解材料选择技巧,懂得不同材料的不同用途。
(2)在正规建材城里选择比较偏僻的位置选择材料。一般人有个误解觉得越大的材料商位置越显眼价格越便宜,其实越大的材料商位置越显眼的位置,建材城房租较贵人员开销较大。反而偏僻位置同样的质量的材料价格较低。俗语说“店大欺人就是这个意思”。
(3)节假日去建材城挑选材料。如果你经常购买材料你会发现建材城的商品非常昂贵,同一品牌同一质量的商品在普通日子至少比“搞活动”的日子贵50%。遇上五一或十一或店庆的时候建材城的优惠力度会很大。
(4)集中采购,争取优惠,组团采购。如果你把一些同类的货品东家买点,西家买点,那么你可能连最基本的优惠都拿不到。从商业的角度来讲,商家不管卖不卖货,成本都是存在的,所以赚多赚少不会差多少,关键还是要卖得多,他们大部分都愿意给大宗客户给予更多的优惠措施。也可以联系同样装修的几个朋友一同去购买材料。
(5)最好直接找材料的厂家。市场大环境不景气现在很多厂家“搞直销模式”,直接面对消费者。省去中间环节降低材料价格。
特别备注:避免材料选择中的“回扣”潜规则。
有的业主需要设计师或者工人赔自己去购买材料。部分工人及设计师不是帮客户挑选和砍价的而是和商户串通一气以极次的商品以极高的价格来卖给客户,而他们则拿取高额的回扣。这是装修行业的“灰色收入”。是装修的潜规则。例如有些瓦工师傅在铺装过程中故意挑剔瓷砖质量,瓷砖商会给瓦工回扣。有些设计师领客户去买材料,如果遇上不是和自己“合作”的材料商的话就说达不到设计的装修效果而说服客户拒绝购买。为了杜绝你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及卖贵现象的发生,建议你最好到那些品牌专卖店里购买商品,并且你一定要商家开好购买小票并保存好,对已经买回的材料质量最好让你的家人朋友或其他工人鉴别一下真伪后再使用,价格方面让懂行的不同人员看好。也可以自己辛苦一点自己先多比较几家材料商最后让工人或者设计师去看。
三、设计的优化中省钱。
(1) 好的设计,能让你首先把钱花在点子上。在有限的预算情况下,只有控制着花钱,才能达到主次分明的用钱目标。另一方面,设计中的对比处理,可以使部分项目使用一些极为便宜的材料。
(2) 好的设计,能使花钱计划得到保证,避免不必要的错误而引起的返工费用。例如没经过设计就随便用色,最后又发现这样很难看,不得不返工修正,这就会无形中造成材料和人工的重复。
如果您和已经装修过的人聊天的话,他们绝大多数都会说“装修超支”。无论是自己装修或者找装修公司装修,都会出现装修投入比预期要多的情况。这是由于业主自身在装修前期没有做好规划的原因。有些客户有“一步到位”的传统想法,在主材(地砖、卫浴洁具、门灯等)跟着时尚走,殊不知装修不比买衣服,如果不喜欢了可以换。现在的装修时尚是“轻装修重装饰”,装修时固定的造型少做,用“软装饰”(指家具布艺灯具的搭配)的方式解决。我们建议您在装修时最好选择个懂行的朋友,为您的家做好统一的规划,做个投资预算。前期把控投资整体预算避免后期超支。
(3) 好的设计师,还会为你提供用料方面的建议,分析不同材料的利弊,避免选材错误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好的设计师会为您的家装修时候提供好的装修工艺点子为您省钱。例如:我们发现有很多人做衣柜用“奥松板喷漆工艺”,其实市面上有很好的双面板就能解决。做完之后还节省油漆和油工费用。
(四)依托装修公司是省钱的捷径。
装修公司在选材上有固定网点,材料优价;在施工上有经验,做工精细;服务上有配套,质量保证。因此,最好不要自己直接请工人施工,表面省钱,实际可能因为您的错误选择而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此条我们意见保留,我们不是给自己做广告。这年头找对人干对事儿提高生产效率就能节省成本,前提是找对人。)